
2022年10月於石門雕塑中心進駐的藝術家吳珮姍,1991年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加州藝術學院創作碩士,主修電影與錄像藝術並修得媒體藝術學程。其創作媒材涵蓋雕塑、實驗電影、攝影、錄像裝置等, 結合空間與環境,反映對自然、社會及科技的觀察。 2018年以《中有身》獲得全國美展新媒體組銅獎,並獲得美國提姆迪士尼傑出故事獎 。2020年以作品《狂草》入圍台灣國際女性影展、英國美學藝術獎短名單提名、布魯塞爾獨立電影節最佳實驗片並於國際影展放映。本次成果展將呈現藝術家吳珮姍在30天的駐村創作旅程中所創作的作品。
○吳珮姍駐村創作發表
開幕|10.29(Sat.)14:00-18:00
展期|10.29(Sat.) - 10.30(Sun.)
時間|10:00-17:00
地點|石門雕塑中心主建築中庭,多功能空間
*歡迎前來看展!藝術家會在現場與觀眾分享創作歷程唷~
*入場觀眾需全程配戴口罩


「2022 繁花幻境-台日國際藝術交流展」
2022 Blossoming Fantasy:
Taiwan- Japan International Art Exchange Exhibition
~日本展~10月10日開幕當天,非常榮幸邀請到富士市長小長井義正親臨現場於開幕講座致詞並與台日參展藝術家們交流,開幕活動圓滿順利,感謝𦲷臨的各位觀眾,展期到10月30日,觀迎日本的朋友前來看展!
展期 Date│ 2022/10/10 Mon. - 10/30 Sun.,
10:00-18:00,10/17 Mon. 休館
地點 Venue │ Fuji Paper Art Museum
ふじ・紙のアートミュージアム
TEL 0545-32-6581
主辦單位:石門雕塑中心,Fuji Paper Art Museum
贊助單位: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自聲體-劉昕宜駐村創作發表
2022/9/24-9/29 14:00-18:00
一個月的駐村創作時光,藝術家劉昕宜以「自聲體」作為創作主軸,「自」代表:「來自」與「自然」之意,作品靈感來自駐村時環境中不同方位與時間的聲音,別於平日生活在都市中,「人」的聲音在這裡反而是稀少的,因此在創作過程中耳邊的聲音與身體感特別純粹與一致。「聲體」一詞發表自藝術家2020個展「以聲音作為一個身體想像」,以聲音啟動自身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經驗,將繪畫中的「線條」、「形狀」、「色彩」三個面向回應「聲音」與「身體」之間的關係與連結。

林銓居 × 馮銘如創作對談
2022/8/28 14:00-15:00
2022年8月28日(日)石門雕塑中心邀請到藝術家林銓居與本年度首位駐村藝術家的駐村創作發表之際,展開創作對談。
▌藝術家林銓居1963年生於台北縣萬里鄉二坪農家。1990年畢業於文化大學美術系國畫組。2000年旅居美國期間,獲邀芝加哥藝術學院駐校藝家,2003年取得Goddard College跨領域藝術碩士學位。曾任職「典藏雜誌」創刊執行編輯及東海大學美術系所專任助理教授。林銓居以文人特質與土地題材活躍於當代藝壇,他的寫作獲頒台北文學獎散文首獎(1999),「晴耕雨讀」地景作品榮膺藝術家雜誌年度大展(2007), 曾參與國立台灣美術館、上海美術館等重要機構的雙年展。他的繪畫揉合了深刻的地方性、精煉的文化品味與饒富辨識度的個人風格,二十年來持續在双方畫廊、安卓藝術等台灣頂尖畫廊舉辦展覽。
▌藝術家馮銘如2009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系,2016年取得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創作碩士。壁畫創作遍及韓國、中國、墨西哥、台灣台北文山、士林,新北市萬里、三重,台東都蘭等。
駐村經驗:台灣石門雕塑中心(2022)

2021TESA藝術家駐村創作計畫
11月成果展
2021/11/27-11/29 14:00-16:00
2021年11月於石門雕塑中心進駐的藝術家蔡慧盈展開了30天的駐村創作旅程,本次成果發表將呈現蔡慧盈在駐村期間所創作的作品,藝術家運用水、火、砂、石、海洋生物現成物以及身體詮釋《易經》中「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的概念,同時,以儀式性的方式邀請觀眾一同參與。
*進入園區請配合防疫措施,全程配戴口罩,並配合登記實名制。

淡水陶屋空間共享計畫成果展
2021/08/28-9/5 10:00-17:00
星期一休館
開幕茶會:2021.8.28(六)15:00-16:30
參展者:蔡宗隆、日淺美惠子、林冠齡、葉美玲、施乃綾、楊儀靜、洪菁霞、黃千珮、白謹造
*看展觀眾請全程戴上口罩,並落實實聯制登記。

對話-Anthea駐村創作展
2020/04/26 下午2:00-4:00
本展覽是紐西蘭藝術家Anthea在石門雕塑中心為期兩個月的駐村成果呈現,藝術家Anthea通過「編織」 將自我的迷戀、尋求自我價值的渴望與雕塑展開對話。
*看展觀眾請全程戴上口罩

自然聲音與身體感官工作坊
2022/9/25 15:30-17:30
你有在大自然環境下創作的經驗嗎?大自然帶給我們的五官許多美好體驗,而「聲音」最具有想像空間,九月駐村藝術家劉昕宜將發表以石門雕塑中心獨特的「自然聲音」作為全新「聲體系列Sound Body」概念的作品。
展覽進行的同時,藝術家邀請大家來體驗這場「自然聲音與身體感官工作坊」,以「形狀」、「色彩」等視覺元素作為主要創作方式,一起在大自然的環抱中享受創作,期待參與這場工作坊的每個人都能保有自己對美的獨特鑑賞與自由創作的空間,能更細膩的體會自然、環境以及駐村藝術家的創作動機與靈感泉源。

風景外帶 Landscape to take away-馮銘如駐村創作發表
2022/8/27-8/30 10:00-17:00
2022年夏季於石門雕塑中心進駐的藝術家馮銘如在8月展開了30天的駐村創作旅程,本次成果展將呈現藝術家駐村期間所創作的作品,以及8月28日(日)藝術家林銓居與駐村藝術家馮銘如的創作對談。
一個月的駐村創作時光,藝術家馮銘如延續以往的創作脈絡,透過自身的行動-步行,人類最原始的能力,以石門雕塑中心為中心點,向周圍擴散,丈量土地,以此作為一種「風景」觀看的方式,通過手繪結合檢拾物件,把生活與旅程的記憶化為二度空間的畫面,放在盒子裏收藏,將風景「外帶」回家,以此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生活與創作的界線,同時,回應什麼都用手機記錄下來帶走的視覺性時代。

2021TESA藝術家駐村創作計畫
10月成果展
2021/10/30-10/31 10:00-17:00
為期一個月的駐村創作時光,藝術家江郁航延續以往「身體與容器」的創作脈絡,關注於金屬與自身、容器與身體之間的相關概念,聚焦容器造形與身體之間的內外關係辯證,探索潛藏於身體空間之內的意識與情感。
銅,經由鍛敲的延展、形變,構築出內外、正負的空間語彙,如乘載著容裝靈魂的容器,綿延的撞擊鎚痕記錄著時間流動的軌跡。
*進入園區請配合防疫措施,全程配戴口罩,並配合登記實名制。

2021 TESA 藝術家駐村創作
7月成果展
2021/07/31 10:00-17:00
本次成果展是纖維藝術家曾嬿圩為期一個月的駐村創作呈現,藝術家延續以往的創作脈絡,尋找當地的舊衣廢布,以獨特的纏繞技術創作出一系列屬於在地回憶的人偶,融合自然與人文環境的藝術裝置。
*看展觀眾請全程戴上口罩,並落實實聯制登記。

石門雕塑中心參訪
每星期六、日開放預約參觀
石門雕塑中心的展覽空間、戶外園區四季開放民眾預約參觀,提供導覽服務,需於一星期前來電預約。

2022 藝術、生態與環境座談會
2022/8/28 15:30-17:30
與談人|
黃海鳴 - 巴黎第八大學美學博士
蔡志榮 - 當代藝術家
蔡芷芬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
2022年8月28日在石門雕塑中心將舉辦藝術、生態與環境座談會,策劃人張子隆負責邀請國內策展人與本年度台日交流展的藝術家對談,激盪跨文化、跨領域及跨媒體的藝術表述,邀請本年度台日國際藝術交展的國內藝術家共同參與,與大眾分享國際環境生態與藝術的創作與理念。
座談會內容:關於自然再生創作對談
15:30-16:00 環境與藝術的關係
16:00-16:30 如何以藝術創作探討生態永續
16:30-17:00 自然再生的想像與詮釋
17:00-17:30 觀眾交流互動時間
.jpg)
2022 繁花幻境-台日國際藝術交流展~台灣展~
2022/8/13-9/18 10:00-17:00
2022 繁花幻境-台日國際藝術交流展係由社團法人台灣環境雕塑協會、日本富士紙美術館Fuji Paper Art Museum的運營者一般法人富士藝術村主辦,以「繁花幻境」為策劃主題,從日本俳句文化發想,以花卉和自然更迭的對應參照譬喻人生起浮的感悟,以之回應石門雕塑中心對於自然環境與生態共榮共生的理念。繁花盛開是不同文化藝術駐村交流下,所顯現的華美勝境。此次展覽,在與石門雕塑中心有共同理念的日本富士紙美術館多次交換意見後,秉持高度關注台、日生態環境的理念下,激盪出以紙材回應自然再生的主題。透過來自不同創作領域的台灣、日本以及法國藝術家在台日兩地共同展覽,召集國內藝術家交流觀摩,進行藝術創作交流及國際文化及生態論述的跨域對話與激盪。

2021TESA環境藝術工作坊
2021/09/19 14:00-17:00
迎秋別夏,石門雕塑中心 特地邀請 <纖維藝術家 林彥伶> 開辦一場環境藝術體驗課程:葉脈纖維工作坊。
彥伶老師將帶領大家從自然生態環境中就地取材,採集樹葉,感受花草的呼吸與律動,覺察自身與自然的依存關係及身處環境的美好。
*進入園區請配合防疫措施,全程配戴口罩,並配合登記實名制及量體温及酒精消毒,一起共同維護安全的體驗空間。

淡水陶屋空間共享計劃
每星期二,四 下午 2:00-5:00
每個人都有創造力,只要願意慢下來一點,傾聽自己的聲音。在淡水陶屋,不是要教一個或數個技巧、完成一個跟老師做得很像的作品。而是希望您感受周圍,藉由想像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個人美學。

TESA國際環境雕塑講座-小林一夫的雕刻創作
2019/09/06 下午2:00-4:00
>日本的雕刻創作環境
>作為一個雕刻創作者的心路歷程
>雕刻家 小林一夫 個人作品介紹
>觀眾現場交流時間
